孝悌之道与家庭伦理 | 文化
导 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指人际关系的原理、原则。明伦是儒家的一贯主张,是为学大端,本质上乃人禽之辨。中国传统最重家庭,家庭伦理由父子、夫妇、兄弟三重伦理关系组成。儒家以孝悌之道处理家庭伦理中的父子和兄弟关系,认为孝悌是做人的根本,是家庭和谐的基本途径。近代以来在经历了现代自由、平等精神的洗礼之后,儒家伦理中的基本内容仍然可以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指导人们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考量家庭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齐家之道,重建家庭伦理,在与民主、平等、人权等现代理念的融合过程中实现家庭伦理的现代转换。
孝悌之道与家庭伦理
作者:韩 星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指人际关系的原理、原则。明伦是儒家的一贯主张,是为学大端,本质上乃人禽之辨。中国传统最重家庭,家庭伦理由父子、夫妇、兄弟三重伦理关系组成。儒家以孝悌之道处理家庭伦理中的父子和兄弟关系,认为孝悌是做人的根本,是家庭和谐的基本途径。近代以来在经历了现代自由、平等精神的洗礼之后,儒家伦理中的基本内容仍然可以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指导人们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考量家庭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重建家庭伦理,在与民主、平等、人权等现代理念的融合过程中实现家庭伦理的现代转换。
关键词 :伦理 家庭伦理 孝悌之道 现代转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与西方伦理学中的伦理含义有所不同。西方伦理学中的伦理源于希腊语ethos,意为品性与气禀以及风俗与习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指人际关系的原理、原则。“伦”本义为“辈”,《说文》曰:“伦,辈也。”引申为人际关系。“理”本义为治玉,《说文》曰:“理,治玉也。……玉之未理者为璞。”引申为对物的整治,进而引申为规律、规则、道理等。“伦理”就是指人际关系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准则等。其实,传统上多用“人伦”这个词,显示了中国文化以人道为主的特征。郭店楚简《成之闻之》说:“天降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著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是故小人乱天常以逆大道,君子治人伦以顺天德。”《孟子·离娄下》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传统伦理主要有五,即孟子所说的“五伦”:“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中庸》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朱熹《中庸章句集注》:“达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即《书》所谓五典,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达道”的意思,一是言其四通八达,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路;二是言其下学上达,为尽己、尽人、尽物,赞化育,参天地的阶梯。“五达道”就是孟子的“五伦”,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五种基本关系,只要人们在社会中存在一天,这五种基本关系就起着作用。《尚书》还有“五典”,被称为“五常之教”。《尚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孔传》:“五典,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蔡沈《书经集传》:“五典,五常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孔安国与蔡沈理解略有不同,但不是矛盾,恰是互补。五常之教是强调要处理好五伦关系,侧重五伦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道德要求,与《尚书·舜典》的“五教”一致,当是《尚书》的本意,也是早期的通说。
“五伦”还有相互对应的道德规范,《礼记·礼运》提出人伦之“十义”:“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十义”其实就是五伦每一方应遵循的十个伦理道德原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提出的更全面:“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又《左传·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不同经典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大致都是对“五伦”的增减。“五伦”是尧舜以降儒家传统伦理的主体,但是秦汉尤其是近代以来并没有得到正确的理解,而多有误解和扭曲。由“五伦”进一步发展成的“三纲”更是被视为封建的枷锁而遭到批判、毁弃。伦理纲常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普遍、长久的意义,只是由于历史上统治者对伦理纲常的利用和扭曲,也由于近代以来对所谓封建伦理纲常的激进批判,人们对它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至今还争论不休。
“明伦”是儒家的一贯主张。何谓明伦?许衡说:“明伦:明者明之也,伦者伦理也。”(《许鲁斋集·小学大义》)孟子早就强调过“明人伦”:“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孟子·滕文公上》)上古三代以来的学校名称不同,但教育目的一致,都是教老百姓明人伦之道,使其学会亲善和睦。《孟子·离娄下》云:“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朱熹《孟子集注》云:“物,事物也。明,则有以识其理也。人伦,说见前篇。察,则有以尽其理之详也。物理固非度外,而人伦尤切于身,故其知之有详略之异。”朱熹认为,认知事物的道理固然重要,而体察人伦的精义切于人身,更应详尽。
儒家把“明伦”看成是为学大端。《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引北宋游酢说:“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能是四者,则于人伦厚矣。学之为道,何以加此?子夏以文学名,而其言如此,则古人之所谓学者可知矣。”朱熹手订的《白鹿洞书院教条》,开宗明义就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列为“五教之目”,并强调“学者学此而已”。王阳明认为:“三代之学,其要皆所以明人伦……舜之命契,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唐、虞、三代之世,教者惟以此为教,而学者惟以此为学。当是之时,人无异见,家无异习,安此者谓之圣,勉此者谓之贤,而背此者,虽其启明如朱,亦谓之不肖。下至闾井、田野、农、工、商、贾之贱,莫不皆有是学,而惟以成其德行为务。”[1]“明伦”之学是三代以来圣贤代代相传的成德之学。王阳明在《万松书院记》中还说:“夫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今之学宫皆以‘明伦’名堂,则其所以立学者,固未尝非三代意也。然自科举之业盛,士皆驰鹜于记诵辞章,而功利得丧分惑其心,于是师之所教,弟子之所学者,遂不复知有明伦之意矣。”“明伦之外无学也,外此而学者,谓之异端,非此而论者,谓之邪说;假此而行者,谓之伯术;饰此而言者,谓之文辞;背此而驰者,谓之功利之徒,乱世之政。”[2]他批判当时科举造成士人记诵辞章、追名逐利的学风,主张回到三代以来儒家“明人伦”之学,书院“明伦堂”即是强调书院教育的根本是明伦。古代社会教化也以明人伦为旨归,康熙《圣训十六条》第一条就是“敦孝悌以重人伦”。
为什么要明伦?儒家认为,明伦是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即人禽之辨。《荀子·非相》说:“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人与禽兽的区别标准之一,是人从动物的自然群居生活方式进化到人类社会性群居的生活方式,有男女之别、父子之情。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能够自觉地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因区别形成了名分,因名分而有礼教。《礼记·郊特牲》:“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人禽之辨最重要的是男女有别,然后才有父子之亲;父子相亲,然后才有君臣之义;君臣有义,然后才有礼;有了礼,然后才万物各得其所。《吕氏春秋·慎行论》:“先王所恶,无恶于不可知,不可知则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妻之际败矣。十际皆败,乱莫大焉。凡人伦以十际为安者也,释十际,则与麋鹿虎狼无以异,多勇者则为制耳矣。”明儒薛瑄说得更明白:“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伦理而已。……于伦理明而且尽,始得称为人之名。苟伦理一失,虽具人之形,其实与禽兽何异哉!……若人,但知饮食男女之欲,而不能尽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伦理,即暖衣饱食,终日嬉戏游荡,与禽兽无别矣。”[3]人禽之辨是为了把人从动物所处的那种没有伦理、没有道德礼义的野蛮状态,提升到懂得伦理、遵守道德礼义的文明高度。
中国传统伦理最重家庭。梁漱溟说:“伦者,伦偶;正指人们彼此之相与。相与之间,关系遂生。家人父子,是其天然基本关系;故伦理首重于家庭……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4]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的最小单位。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由父子、夫妇、兄弟三重伦理关系组成。《周易·序卦》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措)。”一个家庭主要就是夫妇、父子、兄弟三对关系及其扩大延伸。《颜氏家训·兄弟篇》云:“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儒教伦理就奠基于这种血缘亲情之上,与世界上其他文明的伦理有着根本不同。
夫妇关系是人伦确立的第一大事。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存在与发展,是因为有夫妇组成家庭。《周礼·小司徒》郑玄注云:“有夫有妇,然后为家。”[5]《幼学琼林·祖孙父子》:“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人生偶以夫妇。阴阳和而后雨泽降,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夫妇的共同生活是组成家庭的基本条件,它直接影响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安定和风教的淳朴。《易传·序卦下》云:“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夫妇没有血缘的自然亲情,夫妇感情是一种特别的感情,相亲相伴一生全赖感情和道德维系。古人认为天地合而后万物兴,夫妇关系原本是合二姓之好,上以嗣宗庙,下以继后世。维持夫妇之伦至少有三大要素:
第一是“情”。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讲夫妇之情最重恩情,即恩爱和亲爱。《诗经·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金、元之际著名诗人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礼记·昏义》说:“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夫妇之间如果没有特别的感情维系其间,则家庭不能和谐稳固,导致父母孝道不能尽,子女教养不能行,直接影响到父子和兄弟之伦,间接影响到君臣、朋友之伦,进而产生诸多社会问题。第二是“敬”。传统儒家强调夫妇要相敬如宾。《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冀缺即郤缺。一次郤缺在田间除草,午饭时间妻子将饭送到地头,十分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郤缺连忙接住,频致谢意。这便是“相敬如宾”这个成语的来源,指夫妻互相尊敬、爱护、很客气,像对待客人一样。第三是“礼”。西周初年,婚俗混乱。周公为了整饬民风,亲自制定“婚义七礼”。周代婚礼是此后历代婚礼的基础,虽然随着时代不同,各代都有所精简变通,但其主要礼节却一直沿用。圣人制昏(婚)姻之礼是为了家庭和谐,夫妇美满幸福。《礼记·经解》云:“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故昏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汉书·礼乐志》指出:“人性有男女之情,妒忌之别,为制婚姻之礼。”《白虎通·嫁娶》云:“妻者齐也,与夫齐体。自天子下至庶人,其义一也。”《白虎通·三纲六纪》又云:“夫妇者,何谓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妇者,服也,以礼屈服也。”“夫扶妻齐”强调丈夫以道义接扶妻子,妻子则要以礼仪服从丈夫,即是现代所谓的夫妻双方互相合作,共建和谐家庭。夫妻和睦相处,才能使父子、兄弟之伦有立足点,使家庭伦理井然有序,家庭生活和谐美好。
父子关系是人类血缘关系的纵向延续,儒家家庭伦理规范强调“父慈子孝”。“慈”的基本含义是爱。《说文》曰:“慈,爱也。从心,兹声。”《礼记·曲礼上》云:“慈者,笃爱之名。”父母对于儿女的慈爱是顺应人的自然感情的,爱子之情,人人共有,而且往往最是无私。但在父母与子女伦理中,常常缺乏的、难以做到的往往不是父母对子女的“慈”,而是子女对父母的“孝”,于是儒家特别强调“孝”。《论语·颜渊》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汉代董仲舒继承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思想,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之道要效法于天。“天地者,万物之本,先祖之所出也。广大无极,其德邵明,历年众多,永永无疆。君臣、父子、夫妇之道取之此。”此外,作为父母,不仅要慈爱,还有教育子女的责任。《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提出:“父慈而教。”《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养不教,父之过。”《幼学琼林·祖孙父子》:“义方是训,父亲教子之严。”养而不教,教而不严,子女都不能成人成才。
兄弟关系是人类血缘关系的横向扩展,在家庭中的伦理规范是“兄友弟恭”。“友”的含义为友好、友善、友爱、关心、爱护,是兄对弟而言的道德要求;弟对兄而言的道德要求则是“悌”。“悌”又作“弟”,就是要敬爱兄长,其实也包括了姊妹之间。兄长要关心爱护自己的弟妹,而为弟妹者要尊敬顺从兄长。中国古代家庭兄弟姐妹很多,同宗共源,血脉相连。但兄弟关系也是传统家庭中最容易发生矛盾的人伦关系,兄弟之间往往会因争权夺利而阋于墙,乃至干戈相见。所以传统的家庭教育注重从小就教育兄弟姊妹间共同努力,营造互助互爱、和睦融洽的家庭气氛。孔子要求做到“兄弟怡怡”(《论语·子路》),即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荀子则明确地规定:“请问为人兄?曰:慈爱而见友。请问为人弟?曰:敬詘而不苟。”(《荀子·君道》)兄弟之间和睦相处,既是血缘亲情的自然结果,又是孝敬父母的必然要求。北齐颜之推形容兄弟关系为“分形连气之人”,兄弟之间“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颜氏家训·兄弟篇》)。因此,兄弟之间要本着这种血缘亲情发展为感恩精神,相互照应、相互关心、和睦相处、礼让无争,“须联同气之欢,毋伤一本之谊”。“兄弟既翕,谓之花萼相辉;兄弟联芳,谓之棠棣竞秀。”(《幼学琼林·兄弟》)兄弟之间的友爱,又可以扩展到家庭之外,朋友之间也应该互敬互爱。当司马牛因没有兄弟而犯愁时,子夏安慰他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这就是把血缘亲情推衍到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身上,是儒家仁爱的扩展,具有博爱性质。兄弟关系还是一种长幼关系,会影响到个体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后对长幼关系的处理。
人的亲情之爱中最重要的有二:一是对父母之爱,体现为孝;二是对兄弟之爱,体现为悌。《说文解字》解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尔雅》:“善父母为孝。”《礼记·祭统》:“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畜:顺从,驯服。《说文解字》里说:“悌,善兄弟也”,又说:“弟,苇束之次弟也。”即用绳子把芦围等一圈圈地捆在一起,捆住的“所有芦苇”就是“弟”,引申为凡有次第就是“弟”。总之,善事父母为孝,兄弟友善为悌。贾谊《新书·道术》:“亲爱利子谓之慈,反慈为嚚;子爱利亲谓之孝,反孝为孽”,“兄敬爱弟谓之友,反友为虐;弟敬爱兄谓之悌,反悌为敖”。一般来说父慈、兄友没有多大问题,因为这是顺着人的自然情感的;子孝、弟恭则是逆着人的自然情感的,是难于做到的,所以儒家更强调孝悌之道。
孔子生活的时代社会正处于激烈的变革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失序。孔子认为要稳定社会秩序,必先稳定家庭;要稳定家庭,就要重建家庭伦理。在家庭伦理中,处理好父子和兄弟关系的关键就是孝悌之道。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他说:“孝,德之始也;弟(悌),德之序也。”(《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孝,是道德修养的起点;悌,是指道德修养要遵循年龄序次。《论语》中有19次提到“孝”,11次提到“悌”(本作“弟”,悌是“弟”的后起分化字),可见讲“孝悌”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子路》子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论语·学而》有子提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何晏《集解》引包咸云:“先能事父兄,然后仁道可大成。”孝悌是实践仁道的根本,仁道的实践要从孝悌开端。匡亚明先生说得好:“人一出生,首先接触的人,就是父母、兄弟等,这是古今中外,直到如今,凡有人的地方,没有例外的。所以孔子在他的伦理思想中首先着重强调了父子、兄弟之间相处的道德准则,这就是孝悌。”[6]“孝悌之道”可以推衍至社会伦理、政治伦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有伦,内则父子兄弟夫妇,外则君臣上下。其所以结之成之之道,则内以孝而外以弟,孝之推为仁而弟之推为义。”[7]
孝悌之道渊源深远,孟子一言以蔽之:“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孟子·告子下》)郭店楚简《唐虞之道》说:“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禅。孝之施,爱天下之民。禅之传,世亡隐德。孝,(仁)之冕也。禅,义之至也。六帝兴于古,皆由此也。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尊贤遗亲,义而未仁也。”尧舜的德行是爱亲尊贤,所以能够行禅让,而禅让也是仁义的体现,上古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就是这么做的。
家庭伦理的目的在于维护家庭的基本秩序,孝悌之道是实现家庭和谐的基本途径。《礼记·礼运》云:“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反之,“父子不和,其世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夫妻不和,家室大凶”(《说苑·敬慎》)。《易传·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父子、兄弟、夫妇关系理顺了,家庭就和睦了。清代左宗棠也申述:“家庭之间,以和顺为贵。严急烦细者,肃杀之气,非长养气也。和而有节,顺而不失其贞,其庶乎?”[8]家庭成员之间以和顺为贵,但要和而有节、顺而有贞。
近代以来,在经历了现代自由、平等精神的洗礼之后,儒家伦理中的基本内容仍然可以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指导人们的生活。“五伦”仍是现代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一点:无论那些想通过革新传统文化来解决几千年传统社会弊病的人如何批判和打倒儒家伦理,至今维系着我们这个社会以使其不致解体的伦理观念,仍然是儒家伦理。段正元认为:“五伦创制,原是上合天道,下顺人情,而又旁通物理。故欲昌明人道,俾人类社会达到真正的文明境界,必自昌明人伦始。”[9]现在关键是昌明人伦,重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伦理,促进人类社会达到更高的文明境界。
就家庭伦理而言,段正元认为夫妇一伦的重点在“有别”:“奚云有别?谓夫妇感情之特别耳。夫别有二义:一训分别,一训特别。只缘关系不同,是故义各有在。例如男女有别,重在分别;夫妇有别,重在特别。惟必各尽其分,乃能各得其宜。混而同之,斯悖矣。”[10]强调男女有别,主要是为了别嫌远疑;强调夫妇特别,是指夫妇因特别感情维系婚姻关系。这种分别与特别合乎天地自然之道,并不与自由、平等冲突:“分别,所以明夫妇之界域,维持各人之真自由;特别,所以重夫妇之感情,维持各个人之真平等也。”[11]夫妇之道是合于天道的人道,是天人合一之道。夫妇婚姻关系的维持和稳定对家庭、社会都至关重要。《孔子家语·大婚解》载:孔子侍坐于哀公。公问:“冕而亲迎,不已重乎?”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下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已重焉?”“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婚,万世之嗣也,君何谓已重焉?”“昔三代明王之必敬妻子也,盖有道焉。妻也者,亲之主也。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这都是从夫妇相互应具备的道德修养而言的。
父子之伦重点是有亲。“为人父止于慈,亲亲之义也;为人子止于孝,亦亲亲之义也。顾父母亲子,其事顺而易,故爱子之情,人人共有。子亲父母,其事逆而难,故孝亲之道,百不一尽。”但是,“自平等、自由之风炽,世遂有父子不相顾者,而亲亲之义益晦”[12]。如果以自由、平等之名,父母将子女看成负担,儿女置父母于不顾,长此以往,就可能使社会出现混乱。父子之伦要在亲亲:“圣人于父子之伦,重在有亲,正示人以循顺天性之自然,返还先天之本体,而后人类相似相续之源不绝,即天地生生不已之德长存。”[13]这种源于天地自然的亲情是父子一伦的本原、本体,是天地生生之德在人类社会的体现。
兄弟之伦重在有序。“圣人于兄弟之伦,重在有序者。正以兄弟之间,惟有顺序,而后兄先弟后,存乎天伦,不得以偏爱启争夺之渐。亦兄弟之间,惟有节序,而后兄友弟恭,各尽其分。……即节序不紊,和乐自尔生焉。凡邻里乡党间,入其室,兄弟怡怡者,必其能兄兄弟弟。”[14]兄弟之伦也是源于天地自然之道,顺应天地自然之道才能兄弟怡怡,和谐相处。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人们的生活观念也不断变迁。当前,几代同堂的家庭越来越少,核心家庭也非常不稳定,家庭解体和重组的频率加快;家庭失序、家庭暴力等问题频出;城市空巢老人、农村留守老人等老龄化社会到来后的问题增多;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的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诸如此类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方面可以稍微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新加坡从建国开始,就高度重视家庭的完整与和睦,注重以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李光耀特别重视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在现代社会的延续,认为:“我国的家庭结构坚固,具有抚育下一代、继往开来的巨大潜力,家庭把社会价值观念潜移默化,而不是以正式讲授的方式传给下一代。如果我国社会要在不失去它的文化传统、同情心和智慧的情形底下自力更生,我们就必须保存这种珍贵的家庭结构。”[15]新加坡还推出道德教育改革方案,在全国推行儒家伦理教育,在学校开设“儒家伦理”课程,其于1991年颁布的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白皮书》中提出“家庭为根,社会为本”,表明维护家庭的稳固和睦为新加坡政府制定国家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总之,我们需要重新考量家庭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齐家之道,针对当今家庭伦理的缺失重建家庭伦理,在重建过程中注重与民主、平等、人权等现代理念融合,实现传统伦理的现代转换,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固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注释:
[1][2]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59页、第61页,第282~283页。
[3]《文清公薛先生文集》卷十二“戒子书”//《薛瑄全集》(上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61页。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79页。
[5]《周礼注疏》//阮元《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711页。
[6]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17页。
[7]刘咸炘:《内书·群治》(下篇)//《推十书》(增补全本)甲辑第二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650页。
[8]左宗棠:《左宗棠全集·家书》,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
[9][11]段正元:《政治大同》,北平,道德学社,1930年单行本,第7页,第8页。
[10][12][13][14]《师道全书》卷六《恒德》,北平,道德学社,1944年,第30页,第30~31页,第31页,第31页。
[15]李光耀:《维持三代同堂家庭》//新加坡联合早报编:《李光耀40年政论选》,北京,现代出版社,1994年,第408页。
(▲向下滑动查看全部注释)
作者简介
韩 星,山东省嘉祥曾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尼山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原载于《学习与实践》2023年第1期。
-end-
01 《学习与实践》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02 “人情式微”:近年来中国农村社会关系变迁研究——基于劳动力市场化视角的过程-机制分析 | 社会(作者:王向阳 吕德文)03 灵活就业的社会基础与风险蕴含:新生代农民工“大神”化的社会学观察 | 社会(作者:黄斌欢 王婷)04 替代与推升: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影响 | 文化(作者:陈尧 王宝珠)05 数字经济时代营商环境中的“有为政府” | 数字社会(作者:黎江虹 周坤琳)06 “土政策”:基层治理创新中的消极策略?—— 一项多案例的研究 | 公共管理(作者:张新文 陆 渊)07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话语建构的历史经验及鲜明特征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作者:张艳国 修安萍)
# 推荐栏目
(点击下方标题前往栏目阅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数字社会 |
政治 |
经济 |
法律 |
公共管理 |
社会 |
文化 |
新闻与传播 |